褒义词和贬义词的介绍
褒义词就是表扬,肯定,赞许的好词语;贬义词就是批评、否定、贬低的不好听的吧词语。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内容,欢迎查看!
1. 作为程度副词的贬义词
在汉语口语里面,有一部分贬义词可以直接修饰动词、形容词或副词,这个时候,该贬义词已经失去原本的意义,而仅仅具有表征程度的功能。对于某些贬义词来说,这种功能已经固定化了,变成了它们本身的一个用法,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“坏”(原义为“不好”)和“死”(原义为“失去生命”):
(1) 饿坏了;你老不来,可把我想坏了。
(2) 忙死了;我爱死你了。
在上面的例子当中,“坏”和“死”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本具有的消极含义,而仅仅表示“程度极深”。所以,正如例子所显示的那样,它们只具有一种中性的功能,无论是积极、还是消极的内容,它们都可以修饰。
还有一些贬义词,它们甚至直接和一些动词或形容词组合在一起,形成了固定的单词,而贬义词在单词中也仅表示“极深的程度”:
(3) 酷热;酷爱;酷似。(酷的原义为“残酷”)
在哩语和青年语言当中,也可以找到类似的用法:
(4) 帅呆了。(呆原义为“呆滞,不灵活”)
(5) 酷毙了。(“毙”同“死”)
这样的用法在部分方言里面也有出现:
(6) 贼多;贼好玩。(东北方言)
(7) 甜得伤心。(四川方言)
而在德语口语里面,也有部分贬义词在修饰动词、形容词或副词时,失去了原本的消极意义,而仅仅具有一种强化功能(Verstrkungsfunktion),大致相当于“sehr”:
(8) Es regnet furchtbar; Sie ist furchtbar nett zu mir。 (furchtbar的原义为“可怕”)
(9) Ich habe ihn schrecklich gern; Das tut schrecklich weh。 (schrecklich的原义与furchtbar类似)
(10)Ich habe einen wahnsinnigen Hunger; wahnsinnig verliebt sein。 (wahnsinnig的原义为“疯狂”)
2. 作为程度副词的褒义词
与贬义词的用法类似,在汉语口语中,部分褒义词在修饰动词、形容词或副词的时候,失去了其原本的积极意义,而仅仅表示“很深的程度”。这种用法在部分褒义词那里也已经固定化了,例如:
(11)好深的一口井;今天街上好热闹;你这个人好糊涂。(好的原义为“优点多,令人满意”)
“好”的这一用法在口语中应用非常普遍,甚至还派生出一个固定的词汇:“好多”:
(12)好多同学;这个问题讲了好多遍了。
无独有偶,德语口语中也有褒义词可以用作程度修饰语,具有强化功能:
(13)Wir haben ganz nett gefroren; Wir mussten uns ganz nett anstrengen。 (nett的原义为“友好、可亲”)
(14)Der Junge ist ganz schn clever。(schn原义为“美丽、美好”)
3. 程度修饰语的认知解释
早在一百多年前,在《马氏文通·后序》里面提出:“而亙古今,塞宇宙,其种之或黄、或白、或紫、或黑之钧是人也,天皆赋之以此心之所以能意,此意之所以能达之理”。而钱钟书也在《谈艺录·序》当中指出:“南学北学,道术未裂;东海西海,心理攸同”。所以,在探讨汉德两种语言的`共性的时候,首先应该从心理和认知上把握。
笔者认为,在人们的心理当中,周遭的一切都有一个普通的“正常状态”,这也就是“常态认识”。而一旦事物表现出超出一般的(无论是积极,还是消极)的“非常态状态”时,人们就会用褒义词和贬义词来加以表达。而在程度修饰语上,一般来说,表达“程度深”我们会直接用“非常”、“很”、“sehr”或者“ziemlich”这类一般性的修饰语。但是,在表达“程度非常深”的时候,人们没有专门的词汇来表示,于是人们就借用一些贬义词或褒义词来替代一般性的程度修饰语。
因为,无论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,它们原本都表示的是一种“超出一般的、非常规的”的含义和语体色彩,人们也正是利用它们“非常规”的语体色彩与含义,把它们活用作程度修饰语,让它们表达“非常深的程度”,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心理的一种“类比逻辑”。而这也是中德两个种族在心理认知上的共同点。当然,这一结论还应该有待于心理学实验的进一步证明。
[①]考虑到目前关于汉语词性学术界仍然没有定论,所以本文决定不使用“程度副词”这一名词,而是直接根据所考察单字或单词在短语或句子中所体现的修饰功能,而命名之“程度修饰语”。